了解中風先兆及小中風症狀 | 談、笑、用、兵 | 北京同仁堂
中風先兆可能突如其來,預先了解小中風症狀可以在必要時求醫。緊記「談、笑、用、兵」口訣,留意徵兆,以免延誤診治,平日保持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,可大大降低中風風險。
瞭解中風先兆及小中風症狀,及時將家人送往醫院積極救治
中風也叫腦卒中,該病情突發偶然,病情發展迅速,搶救時間很關鍵。中風病情來勢洶洶,但也有小中風症狀可提前知曉,這需要家屬或者病人對中風先兆有瞭解。
關於小中風症狀的表現
小中風出現在中風前的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內,如出現了小中風症狀,就應該要引起重視。可以從“談、笑、用、兵”方面留意。如突然出現了口齒不清楚,身體有局部麻痹,老眼昏花,說話模糊,面部表情不對,雙臂不能平舉,或者單手,雙手無力下垂等,這務必要引起重視,因為這類的症狀多半是中風先兆,並且症狀一般會維持幾分鐘甚至多個小時,需要立即撥打120尋求醫生救治,中風突發性疾病,一旦錯過好的救治時機後果不堪設想。
瞭解中風先兆的病因
中風也分病情輕重和病位深淺,導致中風的原因很多種,內因引起的中風問題居多,例如過度勞累,情志鬱怒,血液瘀滯血氣運行不暢,過量飲酒好吃肥膩食物,或者由於天氣變化原因突然引起的中風都有可能。家中老人身體健康狀況不太良好時,更要懂得中風先兆,及時處理。
掌握小中風的預防保健
小中風症狀通過“談、笑、用、兵”可簡單判斷。我們能做的也是要多做預防保健。第一,對慢性基礎病,如冠心病、糖尿病,高血脂病,高血壓等及早治療;第二,避免情緒過度波動,過度勞累;第三,飲食結構要合理,多吃豆制食品,瓜果蔬菜,戒煙酗酒,多吃深海魚類。第四,要適當運動鍛煉,規律作息習慣。經常留意中風先兆,發現小中風症狀就要到醫院診治。
預先瞭解小中風症狀,掌握中風口訣,一旦發現了中風先兆,必須馬上到醫院診治,以免耽誤了病情治療。日常也要學會放鬆,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,降低中風風險。中老人要定期體檢,家人補充學習中風相關的知識,早預防早治療 。
2017-07-23
香港每年平均約有25,000人初次或再次中風(Stroke);3,500人死於中風,是本港第四大「殺手」。中風人士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,惟近年數據顯示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,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。
根據Seshadri S及Wolf PA.一份名為《Lifetime risk of stroke and dementia: current concepts, and estimates from the Framingham Study》的研究報告,全球每6秒便有1人於一生中不幸中風;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年亦發表報告《Atlas of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》,指全球平均每6人就有1人死於中風。
中風的醫學名稱為「大腦血管疾病」,分為缺血性中風(腦血管栓塞)及出血性中風兩種。
缺血性中風一般是血塊或脂肪塊於血管內積聚所致,八成以上中風個案均屬於缺血性中風;出血性中風則由腦血管出血所造成。
高危一族時刻留意徵兆
不論缺血性或出血性腦中風,都會造成腦功能異常,以致出現種種症狀,包括無法移動單邊的肢體或一邊的身體麻痺或軟弱無力;無法理解別人的話;說話困難、言語不清;暈眩或突然劇烈頭痛;走路困難或不能保持平衡;視力模糊,通常只是其中一邊眼睛受影響。
長者或中風高危一族應時刻留意以上徵兆,特別緊記「談、笑、用、兵」四字格言(談:表達或說話有困難;笑:面部表情不對稱;用:手無力;兵:立即求救),千萬別延誤診治,以防造成無可挽救的併發症如肺炎、水腫、吞嚥梗塞、褥瘡、肩手綜合症、消化道出血、癲癇發作尿儲留或便秘,甚至致死。
中風導致的後遺症包括半身不遂、大小便失禁、言語不清視野障礙、嘴歪、眼斜流口水、吞嚥困難,以至昏迷不醒。據統計,有近一成曾中風的病人會於一年內再次中風;高達四成曾中風的病人於五年內再次中風,而年紀愈大的患者,再次中風的機會亦愈高。
「小中風」發出警號
中風的症狀通常突然出現,如果在數分鐘至24小時內消失,且沒有留下中風後遺症,便稱為「小中風」,這是中風的警號,表示腦血管的病變已達到危險程度,必須即時求醫治理。
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歷;配合身體檢查,包括心血管及神經系統,利用心電圖、X光、腦掃瞄造影(電腦掃瞄或磁力共振)、腦血管造影(傳統血管造影(DSA)、電腦掃瞄血管造影或磁力共振血管造影)判斷中風患者的狀況,以作出適當的治療。
針對中風患者,現今醫學界很多治療方法其實仍在研究階段。中風急性期的治療有藥物和手術治療,前者主要醫治缺血性中風的病人,包括抗血小板藥亞司匹靈(Aspirin)、氯吡多(Clopidogrel),以及抗凝血藥華法林(Warfarin)。
至於外科手術或血管成形術,並非適合每一個出血性中風患者,須視乎血腫的大小、位置深淺、有否併發腦水腫、病人整體情況等。
最新療法激發腦細胞
中風患者接受急性期治療後,便須由多個不同專業人員組成的醫療隊伍提供復康護理、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、言語治療等,以預防併發症。最新的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方案,可一定程度的激發腦細胞,研究顯示對部分中風後遺症如言語不清等,頗有療效。
預防勝於治療,有近兩成缺血性中風是由心房顫動而引致;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吸煙、過重及酗酒人士均屬中風高危一族,應做足預防措施,包括改變不良習慣,多做運動、戒煙、避免飲用酒精類和含咖啡因的飲料,以及堅持低鹽和低脂的飲食習慣,並特別留意「談、笑、用、兵」,便可大大降低中風風險。
馮斌熙醫生
腦神經專科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