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資訊
道地藥材的追求

2017-07-15

道地藥材的追求

道地藥材研究的專家彙聚香山科學會議

 

每年一度的北京香山科學會議是由科技部發起的高端學術論壇,旨在探討科學前沿課題及未來發展趨勢等。在2011年2月第390次香山科學會議上,與會專家們將道地藥材表述為:「在特定自然條件、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,且生產較為集中,栽培技術、採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,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、療效好、為世所公認而久負盛名者。」

「道地藥材」一詞的由來

明代劇作家湯顯祖,他的一個名作《牡丹亭》,裏面有一句戲詞,說的是:「好鋪面!這『儒醫』二字杜太爺贈的。好『道地藥材』!」。一句「好道地藥材」的戲詞,一下就把它流傳開了。實際上當時指的是什麼東西,大家早都已經淡忘了。

但是所謂「道地藥材」,是叫「道地藥材」好,還是叫「地道藥材」好?二者聽上去可能「道地」偏書面語一點,「地道」偏口語多一點。

「道」本為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單位。在唐朝貞觀年間,根據山川地形將中國分為關內、河南、河東、河北、山南、隴右、淮南、江南、劍南、嶺南十道,相當於今天省級的建制。此稱謂在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和朝鮮半島至今仍可見,如北海道、近畿道等。

「地」則泛指地理、地帶、地形、地貌等。

中國唐代十道圖

 

道地藥材的形成

我們從學術的角度來看一看道地藥材的形成。追古溯今,從《神農本草經》到《本草經集注》,已經關注到藥材產地對藥材質量的這個影響。明代官修的《本草品匯精要》一書中第一次明確的用到了「道地」兩個字。《本草品匯精要》一共是記載1800多種藥,有268種藥下麵明確有「道地」兩個字。也就是說,在明代已經有260多種藥明確了它的產地,關於道地藥材的官方記載起於此。

所以,說到中藥學術用語上還是要用「道地藥材」。

近年在不少涉及中醫藥的英文書刊和雜誌中,「道地」的中文拼音「daodi」也時有出現,如同中醫的陰陽與氣的音譯一樣,已逐漸成為英語專有名詞。

道地藥材是名優藥材約定俗成的代名詞,是中藥中的精品,在中醫藥行業中早已廣為人知。千百年來,在臨床的應用實踐中、在栽培技術中選育中、在炮製加工的摸索中、在中醫藥文化的浸潤中,形成了道地藥材。換言之,道地藥材是用出來的。

藥王孫思邈在《千金方》裏明確表述:「古之醫者,用藥必依土地,所以治十得九」。比如川芎,由名稱就帶出了產地--四川,主要栽培於四川都江堰、彭州等地,產量大,藥用歷史悠久。但是,川芎的栽培變種,栽培於江西的撫芎,染色體發生變異,植株長期不開花,也極少抽莖。雖然個大肉肥,但其揮發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卻低於川芎。

川芎與撫芎的歷史變遷

 

在目前常用的500種中藥材中,道地藥材大約有200種,其用量占中藥材總用量的80%,經濟價值頗高。千百年來道地藥材既是中醫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,同時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,也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
中醫與中藥唇齒相依,沒有中醫的臨床應用,就沒有道地藥材。反之,沒有道地藥材,中醫的神奇也無法的以彰顯。道地藥材是一種精神、是一種境界,是一種追求。

 

--文中內容參考自趙中振教授《中振說本草》(萬里機構·萬里書店出版)